呂中辯論隊社區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請post 料

3 posters

向下

請post 料 Empty 請post 料

發表  Admin 周三 10月 15, 2008 12:20 am

請post 料

Admin
Admin

文章數 : 99
注冊日期 : 2008-09-17

http://lckdebate.longluntan.pro

回頂端 向下

請post 料 Empty 回復: 請post 料

發表  oyiu 周三 10月 22, 2008 9:41 pm

http://www.legco.gov.hk/yr06-07/chinese/panels/ha/papers/ha0413cb2-1493-1-c.pdf
http://cd1.edb.hkedcity.net/cd/pe/tc/rr/bulletin1998/bulletin05.pdf
http://the-sun.on.cc/cgi-bin/hotnews2.cgi?a=news&b=20080903&c=20080903022138_0000.html

訓練場地搬搬去 拖垮備戰東亞運
霍震霆轟港府短視 糟蹋運動精英


03/09/2008

北京奧運曲終人散,香港運動員緊接而來要應付的,是明年在本港舉行的東亞運動會。對於本港運動員來說,來屆的東亞運,應該是港隊一洗「奧運」霉氣的大好時機。可惜,口口聲聲說會大力發展體育的港府,偏偏缺乏長遠的體育發展政策,反而將一班要積極備戰的運動員「呼之則來,揮之則去」; 先是為遷就興建奧馬比賽場地,逼港隊健兒遷入臨時體院受訓換來奧運奪牌全軍覆沒的下場。現在又計劃在東亞運舉行前的數月,將港隊代表匆匆調回剛翻新的香港體育學院操練。運動員要應付舟車勞頓的搬遷,又要重新適應新環境的培訓,東亞運奪牌之夢,恐怕又成空。港協暨奧委會主席霍震霆昨狠批港府,指相較鄰近地區積極發展體育項目,而港府的短視拖垮本港運動精英的發展。
根據政府計劃,在今年殘奧馬術比賽後,曾被改建為奧運馬術比賽場地的香港體育學院,將進行第一階段翻新工程,翻新院內現有的室內體育大樓,並於明年第三季度(即六至九月份)完成,屆時原先因遷就舉辦奧運馬術比賽,要遷往烏溪沙青年新村臨時場地集訓的港隊運動員,又要遷回火炭的體院原址操練。

「搬就早搬,一係就遲搬,政府偏偏選臨近東亞運時候,先搬返去翻新完畢香港體育學院,運動員都好擔心再次影響訓練。」每當談及港隊健兒在備戰北京奧運及東亞運動會的「待遇」,香港精英運動員協會主席倪文玲也語帶無奈。

搬縮水運動場感被輕視
回想去年一月,運動員要被迫在烏溪沙青年新村的縮水運動場上備戰奧運,倪文玲難掩憤慨之情,「搬烏溪沙之前都無問過運動員意見,當時大家都有受輕視感覺,集訓心情受到影響;依家又要準備搬走,同樣都無收集我意見。」倪文玲不滿地表示,香港東亞運動會將在明年十二月舉行,但政府偏偏選擇在比賽前的三個月才搬回體院集訓,運動員又要再花時間適應。

港府對運動員「呼之則來,揮之則去」的態度,連港協暨奧委會主席霍震霆亦語帶不滿,因為當局硬要在體育發展上作主導位置,卻缺乏長遠和可持續發展的體育政策。「馬術做完又拆散晒,呢經驗點解唔可以一路畀下一屆?」霍震霆昨日向政務司司長唐英年表達施政報告意見後,批評港府未有把握協辦北京奧運馬術項目的機會。他表示明年底就要舉辦東亞運動會,本港有迫切性,須盡早訂下清晰體育政策。

霍震霆促政府投放資源
霍震霆指出,現時港府投放於體育方面的資源不足,「政府灑幾億,好多都係畀公務員,落到奧委會得幾百萬!」另一方面,場地亦有老化問題,根本不能吸引觀眾入場觀看賽事。本港面臨鄰近地區的威脅,他說:「你(政府)依家畀幾多(資源)?個個(鄰近)地區都搵細運動,細細粒容易食嘛﹗好似新加坡都搵唔需要好大設備運動發展,好似乒乓波咁。」他指澳門、台灣及新加坡均投放大量資源,故當局不應再拖,否則未來要追上將更加困難。

日花個多小時搭車集訓
其實早在備戰北京奧運時,一班運動員已經飽嘗在臨時體院集訓的苦處,估不到剛適應未幾,又要為「搬竇」而煩惱,「獎奪金」的美夢恐怕又大打折扣。由去年一月起,港隊精英運動員被迫遷往烏溪沙青年新村,每日要早出夜歸,四散往政府另外提供的場地訓練。「不就腳、不習慣,對訓練成效多少有點影響。」在京奧三項鐵人比賽中獲得第四十三名的李致和說,他每天都要晨早從烏溪沙出外訓練,部分訓練位置要重新適應,浪費很多時間。

港隊羽毛球練鄭昱閩(王晨丈夫、前國手)亦嘆道,「我住火炭,奧運時,訓練場地馬鞍山,但又要經常去烏溪沙臨時體院學生做體能訓練,每日額外要花多一個小時搭車。」有港隊運動員坦言,搬遷除影響運動員集訓,連練也要為安排訓練及處理交通增加煩惱。他坦言,本港體育界在奧運前夕估計港隊「有三枚獎牌落袋」,如今看來實在「太天真、太傻」。

對於民政事務局計劃在東亞運動會前,將體院遷回原址,倪文玲表示,由於搬遷會影響運動員的集訓,因此她們正收集更多運動員意見,準備向政府反映各運動員在體院搬遷事宜上的建議,希望可避免因搬遷而打擊健兒們的奪標機會。

民政事務局發言人回應指,體院在計劃發展方案時,諮詢了運動員、練和傷殘人士體育總會等意見,又認為現時採取的發展方案,對精英訓練及主要賽事的備戰工作,帶來影響是最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銀禧體育中心成立以來分別資助本身的駐院項目成為重點發展體育項目,曾接受資助的主要駐院項目包括羽毛球、劍擊、足球、體操、划艇、壁球、游泳、乒乓球、網球及田徑等。

1995年香港體院推行「攜手邁向精英計劃」,把資助制度改為四級制。第一級項目是羽毛球、劍擊、划艇、壁球、足球、游泳、乒乓球、網球和滑浪風帆,第二級則是獨木舟、單車、保齡球、三項鐵人、武術和帆船。

1996年4月政府進行一項顧問研究,評估香港體院的未來策略和各項計劃的資助條件,並就資助和未來策略提出具體建議,包括建議資助項目的甄選準則。康體局於是訂定一套甄選準則以決定哪些項目在1997至1999年獲取為期兩年的資助,該段期間涵蓋1998年曼谷的亞運會。1997年4月康體局另闢一類項目稱為重點發展體育項目(Focus Sports)以取代先前的第一至四級項目,獲選為重點發展體育項目有12項,即羽毛球、單車、劍擊、體操、划艇、壁球、游泳、乒乓球、田徑、三項鐵人、滑浪風帆和武術。其中一向最受歡迎的足球被放棄,由於失去精英計劃資助,在接下來數年缺乏有系統訓練的年青球員,導致球員青黃不接,足球水準直線下降,可見精英計劃對一個運動項目的影響。

在首兩年資助期接近屆滿時,康體局修訂了重點發展體育項目的甄選準則,以決定何者可獲資助,選出13個重點發展體育項目,包括羽毛球、單車、劍擊、划艇、壁球、游泳、乒乓球、網球、保齡球、田徑、三項鐵人、滑浪風帆及武術。在13個體育項目中,保齡球首次被列入精英項目,網球則再次被列入精英項目。不過,體操卻未能入選。

1999年成立一個由康體局、港協暨奧委會和民政事務局代表組成的特別專責小組檢討體育資助,重新訂定精英體育政策。他們制訂了一套計分制度作為新的甄選準則,以決定哪些項目可於2001至2005年接受精英資助。在13個原有的重點發展體育項目中,三項鐵人及網球這兩個項目均未能在2000年的檢討中入選,故此康體局給予兩年資助(2001至2003年)的寬限期,以便再作評估。釜山亞運會後,康體局在2002年完成了對所有奧運及亞運項目的定期檢討,三項鐵人、網球及其餘11個一直接受精英資助的體育項目均能符合準則。康體局因此保證在未來四年直至2007年會為所有13個體育項目提供精英資助。在這次檢討有兩個項目-騎術及空手道均達標準,但礙於財政預算所限及體育政策檢討的建議,兩個項目均須接受為期兩年的觀察。

從2007年4月起,精英體育項目包括:羽毛球、單車、劍擊、賽艇、壁球、游泳、乒乓球、保齡球、三項鐵人、 滑浪風帆和武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醫科生放棄入港隊 憂運動資源配套不足
(明報)4月22日 星期二 05:05
【明報專訊】香港缺乏體育發展支援,要成為全職運動員困難重重。擅長打羽毛球的香港大學 一年級醫科生張皓筠,幼時居於英國 ,是國家隊代表,亦是去年世界青少年運動會銅牌得主。她回港後礙於行醫心願及本港運動資源配套不足,忍痛放棄加入港隊,以專心習醫。

既是醫科生又是運動健將的張皓筠現年18歲,去年憑英國高考4A成績入讀港大,自幼愛打羽毛球的她留英時已加入國家隊,去年於歐洲青少年錦標賽獲亞軍,在世界青少年運動會獲銅牌,並打入世界青少年羽毛球首16名。不過,醫科課程的課時不允許每周定時參與港隊訓練,為圓杏林夢,她拒絕港隊的招募﹕「以學業為重,加上覺得給予運動員的資源不多,所以很猶豫(成為全職運動員)。」

為奧運 入場券放棄美國 獎學金

將於8月代表香港參與北京 奧運的游泳健將陳宇寧,是港大商業及經濟系一年級生。她放棄美國院校每年港元30萬元獎學金,寧取港大每年4萬元的獎學金,只為博取得奧運入場券,但過程不無辛酸,例如每天都要駕車往來九龍的家、港大和火炭練場地﹕「單是汽油錢,每月要3000元。」

民政事務局 長曾德成 昨與政府資助的八間院校開會,商討如何加強支援精英運動員,八大承諾下學年起加強支緩,包括容許運動員暫緩入學、批准放假、容許延長修讀時間、提供特別安排、提供「師友計劃」等支援,以及認可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或香港體育學院的推薦入學申請等。

港大校長徐立之 指出,港大曾培訓137名運動員學生,現時在校有20名,當中6人更是精英運動員。為支援他們,今年會邀得前游泳健將方力申 、風帆選手陳慧琪加入師友計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8-09-27] 文匯
放大圖片
 ■香港缺乏殘疾人運動教練。 資料圖片

 【本報訊】香港成績好,全靠發展得比別的國家早,在其他國家資源攻勢夾擊下捱打的港隊,將來前景是未知數。

教練 配套嚴重缺乏

 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總幹事李啟茂稱,香港勝在早發展殘疾運動,而且教練在重點項目採用特別訓練方式,令香港水平提升得很快。但港隊殘奧運動員近年出現青黃不接問題,其中田徑項目更難找到接班人跑出媲美「痙攣飛人」蘇樺偉所創佳績,蘇樺偉的教練直言:「未來數年香港也不會有另一個蘇樺偉。」

 面對如此難題,李啟茂表示,要殘疾人士走出來參與體育項目存有不少困難,例如交通配套、家人協助等。李啟茂在較早前接受傳媒訪問時認為,「好像失去雙手的游泳健兒,每次沐浴更衣也要人協助。」除了傷健者的個人態度,缺乏教練亦是另一難題。李說:「試過開教練培訓班,結果因人數不足而取消。」香港殘奧會目前舉辦10多個運動訓練班、每日參加者共有100多人次,現正與傷健學校合作,希望發掘更多優秀運動員,並加強社區推廣。
oyiu
oyiu

文章數 : 74
注冊日期 : 2008-09-18

回頂端 向下

請post 料 Empty 回復: 請post 料

發表  Admin 周四 10月 23, 2008 1:33 am

13億辦東亞運「寒酸」
03/09/2008

【 本 報 訊 】 本 港 一 直 欠 缺 具 國 際 級 水 準 的 體 育 設 施 , 即 使 明 年 主 辦 東 亞 運 動 會 , 港府 亦 未 見 投 放 大 量 資 源 興 建 新 場 館 , 只 耗 資 十 一 億 元 改 善 現 有 十 三 個 場 地 及 興 建 新的 將 軍 澳 運 動 場 來 應 付 比 賽 , 即 使 加 上 預 計 的 二 億 四 千 萬 元 營 運 開 支 , 整 個 東 亞 運動 會 的 開 支 也 只 是 約 十 三 億 元 , 遠 遠 低 於 上 屆 澳 門 舉 辦 的 東 亞 運 動 會 所 投 放 的 四 十四 億 港 元 。

部 分 賽 事 租 借 私 人 場 地
雖 然 香 港 今 年 協 辦 奧 運 馬 術 比 賽 , 明 年 又 舉辦 第 五 屆 東 亞 運 動 會 , 但 仍 然 一 直 未 有 具 國 際 級 水 準 的 體 育 場 館 , 而 港 府 在 啟 德 興建 可 容 納 四 萬 五 千 觀 眾 的 多 用 途 體 育 場 館 的 計 劃 , 更 一 直 只 聞 樓 梯 響 。

即 使 明 年 本 港 要 舉 辦 東 亞 運 動 會 , 本 港 也 未 見 有 興 建 大 型 體 育 設 施 的 計 劃 , 主 要 都是 透 過 改 善 現 有 十 三 個 場 地 包 括 九 龍 公 園 泳 池 、 伊 利 沙 伯 體 育 館 、 小 西 灣 運 動 場 、石 硤 尾 公 園 體 育 館 等 , 唯 一 新 建 的 場 館 是 耗 資 三 億 五 千 萬 元 興 建 的 將 軍 澳 運 動 場 ,而 該 場 館 也 只 能 容 納 數 千 名 觀 眾 , 更 甚 的 是 部 分 比 賽 如 保 齡 球 及 桌 球 更 要 租 借 私 人場 地 來 舉 行 。

港 府 除 了 未 有 大 量 投 放 資 源 在 場 地 上 , 舉 辦 東 亞 運 動 會 的 營 運 開 支 也 是 近 期 較 少 的一 次 , 預 計 只 是 二 億 四 千 萬 元 , 日 本 大 阪 在 ○ 一 年 舉 辦 第 三 屆 東 亞 運 動 會 時 , 單 是營 運 開 支 便 高 達 五 億 六 千 多 萬 港 元 , 而 上 屆 澳 門 所 舉 辦 的 東 亞 運 動 會 , 更 算 是 最 豪的 一 次 , 連 興 建 場 地 的 資 源 , 澳 門 便 花 了 四 十 四 億 港 元 舉 辦 該 次 東 亞 運 動 會 。

Admin
Admin

文章數 : 99
注冊日期 : 2008-09-17

http://lckdebate.longluntan.pro

回頂端 向下

請post 料 Empty 回復: 請post 料

發表  Admin 周四 10月 23, 2008 1:36 am

場地肉酸宣傳少 市民十問九不知
東亞運籌備敷衍 港淪國際笑話
09/09/2008

東亞運動會明年在港舉行,此香港開埠以來最大型的體育盛事,至今市民竟對此一無所知。本報調查發現,市民對東亞運在何時舉行,此最基本的問題亦答錯,答對的不足一成。另政府竟用社區場地舉辦國際賽事,而新建的田徑場,座位亦只得鳥巢的十八分之一,政府現時的籌備已敷衍了事,到東亞運舉行時,不乏世界級運動員參賽,隨時又成為國際笑話。

上月本港協辦奧運馬術表現備受各方批評,令人憂慮明年十二月本港主辦東亞運會再次獻醜,但最離譜的是港府根本沒有尠力宣傳東亞運,市民不單不清楚東亞運動會的細節,甚至到現在仍不知道東亞運動會明年會在本港舉行。

「東方報業民意調查」早前透過電話成功訪問了五百七十一名十八歲或以上市民,了解市民對東亞運動會的認識,結果發現被訪者對東亞運「十問九不知」,大部分答案更是錯漏百出,竟有六成人不知香港是下屆東亞運動會的主辦城市、六成四人不知道東亞運動會在明年十二月舉行。

展覽廊小貓三兩隻
即使知道東亞運明年在香港舉行,但問到運動會在哪一個月開幕、吉祥物是甚麼、有哪些比賽項目時,答對的分別只有約百分之七至一成三不等。更諷刺的是,每條問題至少有三成被訪者回答「不知道」,對香港將舉行開埠以來最大型的體育盛事竟然一無所知。另外七成八人認為政府宣傳東亞運「不足」和「非常不足」,反映市民獲得的資訊極度貧乏。事實上現時政府所謂的東亞運宣傳,只得位於香港公園體育館內一個小小的「東亞運展覽廊」,展廊於○五年十月開放,介紹東亞運動會背景和籌備工作等,惟人流非常稀疏。

港協暨奧委會會長霍震霆,早前罕有地批評政府投入東亞運資源不足,場地老化兼肉酸,道出體育界的普遍意見。港府在開拓體育場地的硬件配套方面一點也不進取,只投放十一億元改善十三個現有場地,及在將軍澳興建一個運動場應付比賽,整個東亞運動會的開支預算只是約十三億港元,遠低於上屆澳門舉辦東亞運動會所投放的四十四億港元。

政府目前「暫定」舉行東亞運賽事的場地共有十九個,部分場地選址叫人驚訝,例如舉行籃球賽事的西區公園體育館、跆拳道場地石硤尾公園體育館和進行舉重的荔枝角公園體育館,全都是社區體育場地,反之卻棄灣仔會展、赤繮角的亞洲國際博覽館不用。

壁球場僅容百多人
記者日前巡視多個舉辦賽事場地,其中西區公園體育館、伊利沙伯體育館和維園網球中心等場地正趕工翻新,部分預計於今年底至明年初竣工。而在香港公園、將舉行壁球賽事的香港壁球中心,僅能容納百多名觀眾,仍未進行翻新工程。而田徑場是一般大型運動會的靈魂,除舉行賽事外還用作舉行開幕和閉幕禮,特具象徵意義。可惜位於將軍澳、耗資三億五千萬港元興建的田徑場,目前只具雛形,但新場館竟只可容納五千人,僅是國家體育場「鳥巢」的十八分之一,根本未達舉行大型賽事的水平。據了解,開幕和閉幕禮就是因將軍澳新場館座位太少,故須改於香港大球場舉行。


東亞運動會有限公司發言人表示,稍後會有一連串宣傳活動,如一周年倒數及設置倒數時計等。康文署則表示過去有推行過徵文比賽和巡迴展覽等活動配合東亞運宣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dmin
Admin

文章數 : 99
注冊日期 : 2008-09-17

http://lckdebate.longluntan.pro

回頂端 向下

請post 料 Empty 豪擲五十億 幼稚園生充觀眾 騎呢東亞運動會 (澳門都唔係搞得好好....)

發表  Admin 周四 10月 23, 2008 2:04 am

在澳門舉行的第四屆東亞運動會,剛剛在一片歌舞昇平下曲終人散。

為了舉辦這個開埠以來第一個國際性運動會,澳門政府豪擲五十億元,闢建出十六個一級場館。開幕禮更請來國務院副總理吳儀主持,又邀得郭晶晶、劉翔、邢慧娜及羅雪娟等多名國寶級運動員來參加比賽。

可惜,華麗背後,卻醜態百出。觀眾九成是中小學和幼稚園學生;場內的義工,八成是沒有經驗的中學生;二百三十四項賽事裏,超過一半得小貓三、四個運動員參加。澳門居民皆怨聲載道,因為政府預先包起的酒店房,冇遊客入住,請了假想當運動會司機的,冇工開。

香港已預備耗資十億接辦下屆○九年東亞運動會,但前車可鑑,隨時變成一鑊泡!

上周日傍晚,澳門的仔東亞運體育館(俗稱澳門蛋)場外已人頭湧湧,迫滿等候入場觀看東亞運動會閉幕禮的觀眾,踏正七時,澳門蛋場館內七千個座位已座無虛設。閉幕禮不僅有煙花助興,還有精采舞蹈表演。最後是由大會安排一對孖生兄弟,把聖火移交香港代表霍震霆,喻意港、澳像孖生兄弟一樣,祝願下屆東亞運動會的成功。

果真如此,香港人便要一把冷汗了,因為包裝得壯觀華麗的第四屆澳門東亞運動會,其實弄得一團糟。

歡欣背後

東亞運動會比賽期間,記者親臨澳門,只覺巿面上一片冷清,完全感受不到有國際賽事在舉行。當初以為東亞運動會會帶來更多遊客的的士司機亦十分谷氣,忍不住「篤爆」運動會華麗的假象。

「這個運動會花了五十億,簡直不知所謂!這麼大的運動會竟然冇宣傳、冇人睇,選手又是二、三流,搞到學校要停課,迫學生扮觀眾撐場及幫手做義工,許多家長不滿都冇聲出!最慘係政府最初好大口氣,說運動會每日會吸引八萬人到來,於是包下所有酒店八成的房間,結果最後無人到,嚇怕遊客以為澳門會很墟不敢來,今次連旅遊業也拖垮了!」

Admin
Admin

文章數 : 99
注冊日期 : 2008-09-17

http://lckdebate.longluntan.pro

回頂端 向下

請post 料 Empty 散料

發表  charityyiu 周五 10月 24, 2008 12:09 am

申辦委員會贊助人、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說:「舉辦這個運動會,可以提供就業機會及帶動旅遊業,並且鞏固香港作為盛事之都的地位。」

他又表示成功主辦東亞運動會,將有助推動體育普及,使市民更認識運動的益處,同時也顯示香港擁有足以舉辦世界級體育競賽的設施。

申辦委員會主席霍震霆說:「若申辦成功,將有助提高本地體育水平,令近年戰績彪炳的香港運動員在國際體壇上更顯光芒。」

將於當日與多位本港體壇精英一起參與簽名活動的短跑健將蔣偉洪說:「能夠在香港主辦的國際體育盛會上作賽,對本地運動員來說,將是極大的鼓舞。為了香港未來的體育發展,我呼籲市民踴躍簽名支持。」
------------------------

在二○○九年,香港亦將會以東道主身分舉辦東亞運動會。為了把握這些千載難逢的機會,全力推動本地的體育發展,政府將會投放更多資源,推動香港體育普及化、精英化及盛事化。

  為鼓勵不同年齡的市民積極參與運動,我們會由下年度起每年向各體育總會增加三千萬元撥款,以深化社區參與和「學校體育推廣計劃」。我們會與區議會合作,由明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全港運動會,邀請十八區運動員參加。我們並計劃在未來五年內撥款近九十億元,興建地區康體設施,推動體育普及化及持續發展。

  為鼓勵及培育更多有潛質的青少年投身體育事業,我們會由下年度起,每年增撥四千萬元,為精英運動員制訂更有系統及全面的支援計劃。我們並將開展香港體育學院的重建工作,為精英運動員提供更先進的訓練設施。

  為配合香港主辦二○○九年東亞運動會,我們會投放超過十億元興建新的場館及提升現有體育設施,這些將有助本港舉辦更多國際體育盛事。展望未來,我們正籌劃在東南九龍興建大型多用途體育場館。我相信,這些措施將可提升香港在國際體壇的地位。

政府只會資助東亞運動會營運開支的一半,即約1.23億元,其餘依靠商業贊助、社會人士贊助及其他收入補貼,結果是運動會23個項目要分佈在全港21個場地舉行;唯一新建的將軍澳 運動場及體育中心仍在興建中,其餘比賽場地都是翻新或加強現有康文署 場地而已(見另稿)。

----------------------------------
2007年1月,香港運動員終於要遷離有25年歷史的體育學院,搬入烏溪沙青年新村改建而成的新體院。新體院佔地5萬多平方米,設有運動科學、運動醫學、體適能訓練設施,另有宿舍及餐廳等,不少運動員大讚宿舍設施齊全,唯獨訓練場地遠遜於舊體院,大部分項目的訓練場地均需移師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體育館,僅劍擊和網球可於烏溪沙青年新村內練習,對於部分運動員需為訓練而「早出晚歸」,構成不便。

---------------------------------
11/9/2008 東方日報 學者狠批體育發展短視 官僚扼殺本土運動員
浸會大學體育糸副教授雷雄德表示,體育發展有助培養市民的素質及體質,如內地早於1995年通過體育法,制訂奪金之路及全民健身計劃,規劃未來五十年的體育發展方向;澳門早前亦斥資四十四億元籌辦東亞運動會,但港府卻解散康體局,在東亞運又只願投資十三億元左右,反映港府對體育發展的政策並不理想。

------
據瞭解,組委會為本屆東亞運動會的17項賽事準備了70萬張入場券,其中40萬張已在賽前售出,大多數是作為團體票賣給了服務機構和俱樂部團體,而這些機構和團體還需再向會員兜售門票。據日本報紙報導,大約只有1萬張入場券是通過常規渠道售出的。觀眾少得可憐,促使人們開始對東亞運動會的明天苦思出路。

charityyiu

文章數 : 29
注冊日期 : 2008-09-17

回頂端 向下

請post 料 Empty 回復: 請post 料

發表  charityyiu 周五 10月 24, 2008 12:10 am


charityyiu

文章數 : 29
注冊日期 : 2008-09-17

回頂端 向下

請post 料 Empty 新文化報:不太競技的運動會

發表  oyiu 周五 10月 24, 2008 7:30 pm

2005-10-30 01:04:39

  十運會23日結束,29日東亞運動會開幕,您是不是有些疲勞?其實,不僅是觀眾,運動員也疲勞了。中國派出的多是二線選手,韓日的運動員更全部是大學生選手,東亞運動會不太像是中日韓體育的大交流,更像是中日韓運動員的後備軍實力的大檢閱。

  其實在亞運會上,中國都是天下無敵,東亞運動會上中國更是無敵手。東亞運動會看的更多是新人里面能不能有人冒尖。中國是派出奧運冠軍是最多的,大牌們是東亞運動會的票房保証。中國是名將帶隊,小將居多,而日韓兩國是小將帶隊,名將寥寥。此外,本屆運動會在籃球、足球項目上更是有年齡限制,這就意味著青年軍已經不可避免。加之龍舟、體育舞蹈和保齡球三項純粹的東亞地方項目,更讓東亞運動會顯得不那麼專業了。
  東亞運動會其實很適合類似澳門這樣缺乏運動基礎的城市舉辦,因為通過這樣一個運動會更能讓外人了解這座城市,更能激發當地人們的運動熱情。這樣一屆運動會也更適合央視演練2008年的轉播、更適合各個即將舉辦大型運動會的城市學習。競技性不強!本報記者 陳濤述評
oyiu
oyiu

文章數 : 74
注冊日期 : 2008-09-18

回頂端 向下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